我们的邮箱地址:

fullsize@163.com

致电我们:

13594780405

产品展示

  • Home
  • 真人电影Vs动画电影:冯远征陈道明痛批表演断代,炮轰塑料演员!

真人电影Vs动画电影:冯远征陈道明痛批表演断代,炮轰塑料演员!

2025-03-22 22:48:42 8


哪吒2》票房爆火,荣登世界电影排行榜。另一种现象,真人电影票房不及动漫,其中却凸显中国影视的危机与亟待拯救!

真人电影不如动画票房高?” 这一话题近期引发热议。著名演员冯远征犀利指出,背后是表演艺术的系统性断代——当流量明星用“僵尸式表演”撑起票房,当年轻演员连“中景、近景、远景如何表演”都模糊,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八九十年代那些“用眼神就能演戏”的黄金时代。而陈道明更直言:“这些流量明星是‘塑料演员’,正在毁掉中国影视的尊严。”

表演断代:从“眼睛里冒戏”到“表情包式表演”

冯远征回忆,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演员进组第一课就是“眼神训练”——如何通过细微眼神传递角色内心。在《茶馆》《雷雨》等经典话剧里,老艺术家们对“中景该收腹、近景要松弛”的把控近乎苛刻。陈道明在《霸王别姬》中塑造程蝶衣时,为演绎“不疯魔不成活”的癫狂,连续数月闭关研读剧本,甚至将角色台词倒背如流。 冯远征自己在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》后一度成“家暴男”被网暴,被误解!

反观当下,顶流古装剧都被吐槽“演员全程五官乱飞”,台词竟以数数代替。某青春片因主演“面瘫式演技”遭观众抵制。冯远征痛心:“现在的表演只剩‘提取表情包’,连基本功都丢了。”这种断代,直接导致真人电影在情感共鸣上败给动画。

真人电影Vs动画电影:冯远征陈道明痛批表演断代,炮轰塑料演员!

对比案例:

《霸王别姬》(1993):张国荣为演好程蝶衣,提前半年体验京剧生活,片中“虞姬自刎”一场戏,其眼神中的绝望与决绝至今无人超越。

《哪吒2》(2024):动画角色通过细腻的表情捕捉和肢体语言,将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的反抗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,票房轻松破50亿。

流量狂欢:当“颜值即正义”取代“演技为王”

冯远征指出,资本对流量的盲目追逐,正在摧毁表演的专业性。曾有剧组为迁就“偶像演员”的时间,将原定3个月的拍摄压缩至1个月,导致台词漏洞百出、表演浮于表面。陈道明更怒批:“选演员只看颜值,这是对艺术的亵渎。

数据佐证:

2023年票房前10的真人电影中,6部由流量明星主演,但豆瓣评分均未过7分。

-动画电影《白蛇:缘起》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虽无一线明星,却以扎实的叙事和精良制作实现票房逆袭。

黄金时代的启示:表演是“技术+生活”的双重修炼

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电影,是表演艺术的黄金时代。

第四代导演:谢晋在《天云山传奇》中通过细腻的“生活流”表演,让观众感受到角色命运的沉重。

第五代导演:张艺谋在《红高粱》中要求巩俐“在太阳下暴晒三天”,以真实肤色和汗水诠释生命的炽烈。

第六代导演:贾樟柯在《小武》中启用非职业演员,通过“自然主义”表演还原市井生活的粗糙感。

这些作品证明,表演的真谛在于“技术”与“生活”的融合。正如冯远征所说:“年轻演员需要补课,既要学斯坦尼体系,也要去菜市场体验人间烟火。”

破局之路:重建表演的尊严与行业的良心

面对危机,冯远征和陈道明给出了相似的答案:回归表演本质,尊重艺术规律。演员持证上岗:陈道明建议建立演员职业准入制度,淘汰“无演技、无德行”的流量明星。

重拾表演教育:北京人艺近年恢复“剧本朗读”“年度考核”等制度,要求青年演员从台词、形体等基本功抓起。

观众审美升级:《演员请就位》等综艺让观众学会辨别演技,倒逼行业提高标准。

真人电影与动画的票房之争,本质是艺术价值与商业逻辑的博弈。当《哪吒2》用动画诠释中国神话的磅礴,当《霸王别姬》等经典在影史长河中熠熠生辉,我们更应铭记:真正的票房王者,永远属于用心雕琢角色、用生命演戏的演员。

发表评论